转自:学习强国
蛇年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,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刷新纪录,被称为“最强春节档”。春节观影已成为中国人过年新民俗。6部视效大片中,有5部为IP系列化的续作,堪称IP“神仙打架”。其中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成为现象级影片,讨论热度引发破圈效应。
春节档影片火爆有效拉动了文旅热潮。影片IP相关的主题游也火了一把,成为年味新“搭子”。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爆火后,不少网友开始晒起了“春节天津哪吒主题游”的旅游攻略。看了电影是不是意犹未尽?那就请来天津哪吒小镇看一看,早上在乾坤圈广场拍照留念扮哪吒,下午在风火轮大道喝杯咖啡优雅学敖丙,晚上再去龙宫探秘,看着海洋动物顺便幻想和龙爹敖光游戏。“看电影是用眼睛去看,真的过来玩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。”或许这位游客的评价,道出了“IP+”模式赋能文旅消费新场景最吸引人的地方。这种凭借IP自身影响力,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的“IP+”模式,大大拓展了经典IP的价值空间,激活了假日文旅消费新动能、新活力。而广大消费者,也完成了从影迷到游客的文化消费转型。
早在20世纪80年代,《庐山恋》《少林寺》等经典电影,也让拍摄地现象级出圈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打卡。始建于1987年的无锡影视基地,是我国首家以影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主题影视基地,也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一,其唐城、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假日文旅消费持续扩大升级,传统的影视旅游概念与时俱进、求新求变,利用影视IP开拓新消费场景,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助力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。
政策发力成为电影市场火爆的重要因素。2024年7月底,中宣部电影局与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共同组织开展了“跟着电影去旅游”活动。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实践,2025年“跟着电影去旅游”活动于春节前启动。人们可以前往山东德州《唐人街探案1900》的拍摄地,畅游“德州唐人街”参与“跟唐探·贺岁游”新春活动;可以去青岛《封神第二部:战火西岐》和《蛟龙行动》拍摄的影视基地一探究竟;也可以随着影片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去往内蒙古草原、湖北襄阳等景点打卡。《熊出没·重启未来》更是携手全国近40家方特主题乐园,推出系列优惠、打卡活动。其中,浙江台州方特狂野大陆主题乐园通过实景还原的狗熊岭小镇、狗熊岭森林等《熊出没》元素场景,让游客与光头强、熊大熊二等IP角色实现深度互动,在游玩之余回味影片中的欢乐与感动。
除了主题游,今年电影局还与商务部共同主办了“跟着电影品美食”活动。各地将电影的光影艺术与特色美食的魅力相融合,带动春节消费热潮,促进电影和餐饮消费相互赋能。多方发力挖掘“IP+”价值,不断解锁文化消费新场景,使传统节日释放新活力。
在光影中迎新年,在光影外游河山。这种春节观影新民俗,既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,也是国人过年团圆的新仪式,更是“IP+”模式赋能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有益实践。无论是“电影+旅游”还是“电影+美食”,围绕影视IP展开的“IP+”模式可赋能文旅消费空间巨大。在当下“内容为王、体验至上”的消费时代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实现文旅产业相互赋能、双向共赢,同时将“流量经济”变“留量经济”,才是“IP+”模式赋能文旅消费、拓展IP价值链的关键所在。
(作者是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记者)